高尔夫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一朵花,带你走进新加坡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ffxbdf/
这幅作品没有署名,但可以追溯到年来源:新加坡植物园图书馆和档案馆

其实,兰花在一开始,是“精英的植物”。20世纪30年代,地区商会、高尔夫俱乐部等高端的社会团体都选择用兰花进行互动,兰花也自然而然带上了“富人”的身份标签。

但在霍尔特姆和兰花爱好者加利斯坦、莱科克共同撰写的期刊中,兰花普及的工作得到了反思:“(兰花种植这件事)所有拥有几平方英尺花园的人都可以做到”。加利斯坦还敦促马来亚的每一个人都要种植兰花,尤其是卓锦万代兰,因为它的大小、形状、颜色和易于繁殖的特性——“对我们来说,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兰花。”

新加坡植物园历史照片

和兰花颇有渊源的这个植物园,也曾跟橡胶“斗智斗勇”

不仅是吸纳了兰花的绵绵柔情,在无比“硬核”的工业上,新加坡植物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
橡胶,“万能”到从汽车、收割机,到飞机、军舰,都能寻觅到它的身影。橡胶工业,更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,产出品无数,还有协会和专门的期刊。

而橡胶,跟新加坡植物园,也有不得不说的故事。

橡胶,来源于植物。树木被切割时,自身产生的乳胶分泌出来“保护”自己,抵御昆虫和真菌进入伤口,割胶工人就是利用了这个过程。

在橡胶登场的早期,一些闲荡的劳动者在野生树木上随机采摘,即可供应全球。工业化的脚步逐渐使得针对橡胶的研究变得必要,而将其从“野生资源”转变为农产品的研究,正是在新加坡植物园有计划地进行的。

19世纪末,里德利开始在新加坡植物园内种植橡胶树三叶胶,并对树木进行密集的试验计划,力求找出树木的最佳培养环境和对乳胶的收割/敲击方法。

巴西橡胶(Heveabrasiliensis)的样图。亨利·里德利于年从经济花园为植物标本馆采集了这个标本来源:新加坡植物园SING植物标本馆

在切割方法上,一开始,里德利采用“巴西方法”,用木槌和凿子或斧子在树上做小切口。但这样树身会逐渐被大量肿块所覆盖,以后再在树上敲击便十分困难。接着,里德利尝试了螺旋切割,但这种做法会导致产量下降,让他头痛不已。

切割方法的进展不前让里德利非常沮丧,甚至向树木开枪射击。

但最终,通过耐心地不断试验,他改良了一种树木敲击方法,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“伤口反应”,它没有切开树木的形成层,减少了切口太深的情况下对树木造成的潜在伤害。

里德利还研究出了更好的处理乳胶的方式。美洲原住民处理乳胶的方法缓慢而原始,他们会把浆浸入一大桶乳胶中,然后慢慢地把它放在油火上翻烤,当最外层干了之后,不断地把它浸没在烟雾里,慢慢地将它变成橡胶。

在试验中,里德利发现“在乳胶中滴入一滴或两滴木馏油可以防止分解,并且干燥过程中不会产生异味”;他和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一种方法:在乳胶中添加乙酸,使得树脂直接硬化成“橡胶块”。

就此,乳胶的处理过程就成了:

“通过滤网取出所有树皮碎片等杂物,然后将乳胶液倒入锅中,添加少许乙酸,这样橡胶就凝固了;第二天早晨将每只平底锅里的橡胶块铺开、清洗、晾干,干燥之后就可以装船待运。”这种技术下生产的橡胶块纯度能达到97%。

乳胶处理方式的改善,使得橡胶的工业化更加可行。橡胶的发展也给植物园带来了可观的收益。

植物园的身份变换,是新加坡历史的缩影

新加坡植物园始建于年,是一个体现英帝国殖民权利的地方,科学家们在此努力使植物适应新的环境,并学会如何在东南亚热带地区利用它们,同时也在该地区探寻植物世界新的奇迹,而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在为帝国服务。

尽管一开始,新加坡植物园和其他的殖民地植物园一样,是在欧洲精英们的远程监督下运作的,但它在20世纪初变得更加独立自主,开始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机构之一。在植物的收集、研究工作的开展中,植物园吸引了一批跨国研究网络中的科学家,这使得它逐渐成为一个较有独立身份的植物园。在这里经几代人研究培育的橡胶和兰花,也拥有了世界级的影响力。

植物园的身份转换,也见证着新加坡从英属殖民地一步一步转变为独立的民族国家……

以上内容节选自“遗产保护译丛”《大自然的殖民地:新加坡植物园史话》一书,同济大学出版社年5月出版。

阅读更多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